成就?踏實?舒暢?美妙……這些感受,她可說從來沒有過。
她高高在上,能夠控制王府里的一切,卻不覺得有什么成就感;她有個令人羨慕的夫君,卻不曾感受自己被丈夫心無旁騖地疼愛過。
她沒有機會流下汗水,相對地,也沒機會得到舒暢的感覺,她追逐著富貴榮華的同時,也丟掉那份愜意輕松。
鐘子芳說對了,她要的,自己給不起,因為那樣的自由踏實,她沒有。
靜看眼前的女子,華恩公主感覺她美得耀眼,美得教人無法逼視,她不禁得承認,這個女兒和自己認知的不同。
敵意,在瞬間消弭,罪惡感,陡然生起。
那年,丈夫的那個遠房表妹是否也是像她這樣一副性子?知天樂命,無欲于強取豪奪?
錯了,她不該迫害那樣的女子。
當這對母女在屋里對視的同時,窗外的梁玉璋亦是心潮起伏,他終于明白為什么子芳不愿承認自己,為什么將自己排斥在外,因為他給的,不是她想要的。
那么二皇子那樁親事……該怎么辦呢?
小姐莫名其妙的被安平王府的人接走,小春、小夏幾度上門卻都被拒于門外。
這種時候如果阿六哥哥在就好了,輕功施展,就能帶著她們躍進王府里,她們有天大地大的消息要告訴小姐,哪像現在這樣見不到面,急死人了。
小春、小夏在半個多月后回京,她們與主子錯過了。
當周大人告知她們,小姐是安平王的義女時,她們無法相信,怎么會有這種事,如果那不是謠言,太太怎么辦?
小春轉頭望向坐在柜臺里的太太,心中不勝欷吁。
嗯,太太回來了,她沒有被李大戶害死,她活著回來了!只是她忘記自己和小夏,忘記小姐和少爺,忘記過去所有事,只記得自己的名字叫盧清華。
誰想得到,受那么重的傷又被丟下山谷后,太太居然命大沒死?
太太說,在山谷底下清醒時,她不知身在何處,只能擇定一個方向,努力往上攀爬,迷迷糊糊的,她也不清楚自己爬多久,直到爬到路邊,松口氣,又暈了!
太太運氣好,碰上正要回娘家的蕊姨、青兒和青兒爹,青兒爹是個慈善人,盡管急著趕路,還是為太太多耽擱兩日。
臨行,他們不方便帶太太走,只好留下十兩銀子給她,這幾個月太太便是靠這筆錢,慢慢往京城前進。
小夏問:“太太,您怎么知道往京城來找我們?”
盧清華苦笑搖頭,實話說:“我也不知道為什么非要到京城不可,也許是覺得京城好營生吧!
太太雖然這樣講,但小春卻不認為,她相信是因為太太和小姐經常討論,等少爺當上京官就要在京城里買宅子,這才模模糊糊的誤以為自己的家在京城。
更恰巧的是,她進京城的第一天,便遇上錢阿三鬧事,她隨著圍觀百姓靠近,這才發現蕊姨在鋪子里,然后幫著解決這件麻煩事。
當時小春、小夏還在前往秀水村的半路上,鋪子里沒人知道太太是小姐的娘親,見她無處可去,蕊姨便作主將太太給留下。
命運很有意思,若不是青兒爹善良,太太就不會有這番際遇,若不是小姐好心,就不會收留蕊姨母女,更不可能與太太重聚,這就是大家嘴巴上說的好人有好報。
總之太太回來就好,忘記過去也不怕,有小春、小夏在呢,她們會把過去的事一件件說給太太聽。
比方說說井風城的鋪子,比方說秀水村的賀瘸子搖身一變,變成壽王世子,比方小姐成為安平王義女,比方少爺……
想到少爺,所有人都忍不住傷感,尤其是青兒,更是躲在被子里哭了好幾個晚上,她和少爺在一起的時間雖然不多,但兩人年紀相當,感情好得很。
只不過太太不一樣了,除了記不得過去的事之外,性情也變得不同,以前小姐想在井風城租間鋪子做買賣,太太猶豫老半天,遲遲不肯點頭,小姐說過,做生意不能怕東怕西、怕風險,但太太就是這副性子,被她收進匣子的銀子,打死也吐不出來,小姐還常常笑話太太是小氣財神,可現在,太太做生意的手腕非但不輸小姐,反而有青出于藍勝于藍的氣勢。
呸呸呸,她這是在說什么吶,小姐是太太生的,性子自然肖了太太,過去只是……只是孤兒寡母的,太太才會分外小心,如今經歷過一番生死,性情大變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就拿錢阿三那件事來說吧,他被送進官府,吵吵嚷嚷的已經鬧得夠大,可太太還不肯輕易放過,每回有客人提起此事,便讓大伙兒再大肆宣傳一番。
沒多久,京里就出現傳言,說唐軒賣的東西好,作料好、口味棒,名氣蓋過京城里許多老字號,連皇帝都喜歡,因此惹來同行相忌,出現訛詐之事。
真是同行相忌?誰曉得,府衙那邊結案,說是錢阿三自己窮慌了,才想找個冤大頭。
不管事實如何,這件事經過太太的刻意操作,許多老字號的老顧客都往唐軒逛上一圈,好奇嘛。
可別的不敢說,唐軒賣的東西謙稱第二,還真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,小姐老是掛在嘴巴的,他們有別人沒有的秘密武器——奶油和起司。
總之這件事過去后,鋪子里的生意又好上兩成。
但太太并沒打算就此罷手,她吩咐阿興、阿隆,若有大戶人家的總管來采買,就把鋪子里的“潛規則”透露出去。
規則是這樣的——倘若有哪戶人家的宴席愿意采用唐軒的點心,就撥出半成利潤給那總管。
這是公然賄賂吶!
可太太說得理直氣壯的,“沒好處的事誰肯做?給總管一點好處,就能替自己帶來利益,何樂而不為?何況咱門圖的可不僅僅是宴席上賺的,更多的是后面帶來的廣告效應。”
什么叫作廣告效應?鬼知道!
但太太讓阿興陪著進打鐵鋪,打造幾個三層托盤,每回有大戶人家請他們去辦宴席,那幾個三層托盤往桌上一擺、絹布一鋪,再放入唐軒的糖果、餅干、蛋糕、蛋塔以及裝飾的鮮花,先別說多好吃,光是那副氣派就替主家增添不少光彩。
然后那個大伙兒弄不懂的廣告效應出來了,在辦過幾場宴席之后,鋪子里的生意又添上兩成。
他們不得不伸出大拇指,服氣地齊喊一句,“太太英明!”
還有一事,也是讓他們津津樂道、與有榮焉的。
每天鋪子打烊后,柜子里的東西還剩下一些,可太太堅持就是不賣隔夜貨——其實糖果餅干放到隔天,味道還是挺好的,不過老板怎么講,伙計就該本分聽從。
這件事從表面上看來,似乎是賠了,可當這個消息傳出去,唐軒的口碑更好、商譽更佳,那些個講究吃食的富貴人家,更樂意與他們打交道了。
由于不賣隔夜貨,因此每日到這個時辰,太太就會讓阿興、阿隆將剩下的東西整理整理,送往城西的大雜院里。
那里住著許多窮苦人家,有人一輩子沒吃過甜食,阿興、阿隆每次過去,回來后都感動得痛哭流涕,他們說,那里的孩子讓他們想起自己小時候。
太太的善舉不但又提高商譽,也照顧了窮人,更收買了阿興、阿隆和她們這些丫鬟的心。
唉,小姐怎么會變成安平王的義女呢?如果她知道太太沒死,回來后還變得跟她這個女兒這么像,不知道會有多高興呢!
(快捷鍵:←)上一章 村花原來是個寶(下) 下一章(快捷鍵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