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章錯過的緣分(2)
嘉和二十四年,春天。
大軍來到城郊,入夜后扎營。
明日早朝后,皇帝將率領百官迎到城門前,到時有功將官將會隨九皇子赫連湛進城。想當年,皇帝在馬背上打下萬里江山,數年經營,經營出這方沃野良土,國泰民安、風調雨順、四海異平。
只是光陰對任何人都不留情面,皇帝老了,駕馭不了戰馬,那年野心勃勃的北戎貪婪再起,皇帝命九皇子率軍北征,兩年間鐵蹄踏遍之處,北戎盡收腳下。
皇帝龍心大悅,決定親自迎接兒子進城,接受萬民歡呼。
盡管赫連湛心急難耐,想進城與四皇兄論事,也只能乖乖等在城外。
眼下是多事之秋,心思慎密的四哥肯定不能出城見自己,到時落人口實,沒罪都能羅織出罪名。
手負在身后,赫連湛走出營帳,看著遠方農家炊煙襲裊升起,是做晚飯的時刻了。
突地,他懷念起炒豆芽的滋味,一根根肥胖漂亮的銀芽,只不過炒上蔥蒜,就好吃得讓人無法停筷,只是再家常不過的一道菜,可……從那之后,他沒嘗過相同的好滋味。
「九爺,阿罄回來啦!故绦l阿望上前稟報。
阿罄?赫連湛揚眉,他已經等了好久。
赫連湛快步朝營帳走去,用力掀開帳簾,留著大胡子、身材魁梧的阿罄上前,正要跪下行禮,被赫連湛一手扶起,大掌拍上他肩膀,說道:「辛苦你了。」
「九爺,阿罄不辛苦。」
「查得如何?」
「此行,屬下透過人與木府三爺木裴環相識,從他口中知道木王爺、王妃身雅康健,老太君精神爽朗,木王爺把地方治理得井然有序,百姓有口皆碑。
「木家幾位爺生意做得很大,這些年生意開始往西域發展,日后四爺若要與西域通商,木三爺可以提供幫助!
木王府已經往西域發展?提早了……
前世三哥有意與朝廷合作,但東宮太子興趣缺缺,比起加強中西雙方貿易,太子更樂意朝江南、大理、木王府伸手,多撈些金銀。
「木七爺呢?他身體如何?」
阿磬眉心微緊,不確定九爺和木裴軒是什么關系,看著九爺滿臉期待神情,話難出口,「木七爺在兩年前一場風寒,病重身亡!
「木裴軒已經不在了?」赫連湛驚得大喊。
阿罄點點頭,心道,九爺肯定和木七爺感情深厚,只是……大理與京城相隔千里,兩人是如何結識的?
「稟九爺,是的,在兩年前木七爺便已過世,他終生未娶,府里兄長不舍他無人祭祀,過繼兒子為木七爺續承香火!
兩年前……時間也提早了……不是嘉和二十三年九月……
他點點頭,明白了,換言之,兩年前木裴軒死、赫連湛續活,換言之,再沒有一個木裴軒能去結識穆小花了?
赫連湛松口氣,形容不出心情,遺失那段曾經,他說不出遺憾還是開心,但對小花……是好事。
「秀喜村的穆家呢?」
「稟王爺,穆家母女三年前已經從村子搬走,我問過附近村民,沒人知道她們搬去哪里!
「只有這樣?」
阿罄想想,又說:「村里人都說穆家的莊稼是附近侍弄最好的。」
「有種茶嗎?」赫連湛問。
「爺也知道穆家種茶?那里的百姓都到森林里釆野茶、制茶,普洱是那里最有名的茶,可穆家學咱們中原人,把茶種弄到田里種,只種一、兩畝,聽說味道好到不行,但只供自喝、不外賣!
「更有意思的是,穆家弄出一間暖房,無論春夏秋冬,就是下雪結霜的日子都有新鮮菜蔬可吃。村人形容穆家,都說她們母女是懂得過日子的,制茶釀酒,他們家的餐桌頓頓讓人驚艷!
只供自家吃?與木王府再不搭上半點關系?他苦澀地撇了撇嘴角,問道:「也種藥材嗎?」
「藥材?沒聽說。」阿罄不解地穿著九爺,藥材自然是野生的好,為什么要種,種出來的藥,能治病嗎?
她是為做川貝枇杷膏才種的藥材,既然不認識木裴軒,何必多此一舉?
長嘆后,赫連湛問:「于貴呢?還住在村子里?」
「于貴倒是值得一提,那人原是沈家莊的第一把交椅,年年帶一走緬甸,他頗有眼光見識,每回往返都帶上幾塊原石,剛開始沒經驗,收入不手,但他沒死心,不出隊的日子里常常守在玉鋪,跟老師傅學,有老經驗的人帶著,他的目光越發精準,帶的原石玉料越來越好,到后來還有玉鋪想聘他當掌柜!
「然后呢?」
「沒有然后了,他跟沈家辭工,大家以為他要投靠別的東家,可這人就像消失似的,再沒人見過!
「他在秀喜村的房子呢?」
「鎖著,沒賣!
「他的田呢?聽說有上千畝!
「就是這個,才有后來的謠言,一直以來于貴的田產都是由穆嫣幫著買賣管理的,那回于貴在外地時,穆嫣竟然把他的田都給賣掉,只留下于家老宅!
「有那心生嫉妒的在背后造謠,說穆家母女卷走于貴的財物,說她們是狐貍精投胎,勾引于貴父子,謀奪財產,對了,還有更荒謬的說法!
「什么說法?」
「說穆嫣勾引木府世子爺,什么跟什么?我見過世子爺一面,是再端正溫厚不過的君子!拱Ⅲ垒p嗤一聲。
「為什么有這樣的說法?」
「據說穆嫣和穆小花離開后,世子爺曾到秀喜村尋人,便有人傳說穆家母女手腳不干凈,奪了于貴的財產,也偷走木王府寶物!
所以……她們提早一步搶先避開?
心,越發沉重,是他去得太晚,或是……無緣的兩人終究要錯過?
嘆氣,他道:「辛苦了,繼續查!
「屬下明白!
「下去吧。」赫連湛拍拍他的肩膀。
阿罄拱手,轉身離開軍帳。
帳簾拉開又落下,把陽光擋在外頭,赫連湛身上戰甲未除,仰身往后躺下,兩手枕在腦后。
他靜靜地看著帳頂,滿肚子的話不知道該對誰說。
是他動作太慢了嗎?他應該早點派人去找的,只是清醒后在病床躺了半年,緊接著征戰不休,直到他立威、提拔心腹……沒想到,終究慢了一步……
皇帝給予九皇子最大的榮耀。
不但親自到城門口迎接,還讓赫連湛坐上天子車駕,父子倆親親熱熱、執手回宮,看在百姓眼底,交相稱贊,這份殊榮可不是誰都能輕易擁有。
當天,圣旨下達,封九皇子為信王。
消息傳進九皇子府,滿府上下喜慶歡騰,達官貴人與禮物一車車送進府里,九皇子妃忙得足不點地?臉上笑意不曾停。
但這消息讓太子心情不豫,誰不曉得老九和老四是一伙兒的,人人都道老四厚德寬仁,足智多謀,他與人交好,深得民心。他何嘗不知臣心暗向,若非父皇心志堅定,說不準自己這個東宮太子當不了太久。
當今皇帝有九個皇子,扣除未成年便夭折的,順利長大的有七個。太子、老二、老三、老四、老七、老八和老九。
老二赫連淵自小聰慧,曾被太傅譽為天才,卻是個混不吝的,成天風花雪月、不理俗事。
老三在爭儲中落敗,被送進宗人府,挨不到半年就死去。
老七和老八是一黨的,老八赫連青的生母是皇帝最寵愛的淑妃,淑妃娘家勢大,他是個精明的家伙,權謀算計、野心勃勃,是最有實力爭儲的人選。
而老九生母出身不顯,赫連湛出生不久她便香消玉殞,之后被養在老四赫連叡的生母文貴嬉膝下,因此兩兄弟從小感情交好,走得很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