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著,她摸著閨女沒有幾兩肉的胳膊哭得更兇了,“娘的玉兒啊,你到底受了多少苦,怎么就瘦成這樣?大夫人本就看他跟眼中釘一樣,這次又害得大少爺挨了板子,說不定哪日大夫人就下手送他見閻王爺了,不跟著他也好!
碧玉掙扎起來,心里還有些不舍,哽咽道:“娘,二少爺是個好的,就是被外邊的狐貍精迷了眼睛……”
“閉嘴!”連旺見閨女還要替人家說話,惱得喝斥道:“你是我閨女,這滿府的好后生隨你挑揀,憑什么再送去給人家糟蹋?老實在家待著,等爹娘給你出氣。”
連旺媳婦也道:“就是,一會娘就去稟告大夫人,保管不會委屈了你!闭f罷,她就帶了閨女去洗漱換衣,但忙到一半就停了手,還把閨女頭發扯的更亂,臉上也抹了些灰土,瞧著比街邊的乞丐差不多。
果然,這娘倆一到了正院就惹得眾人驚訝不已,連大夫人原本還有些怨怪碧玉被攆回來,以后再想打探甘沛宅子的事就不容易了,但一看碧玉的狼狽模樣,還有連旺媳婦哭紅的眼睛,她又不好傷了得力心腹的臉面,不但賞了銀錢、布料、胭脂等物,好言安慰一番,又許了碧玉自行婚嫁。
連旺媳婦自然感激的磕頭謝恩,待將自家閨女和屋里的丫鬟推出去,又添油加醋把甘沛的事說了一遍。特別是二少爺如何學業精進,先生如何器重之類,聽得連大夫人差點揉碎手里的帕子,生恐本就受老爺子看重的庶子,若再走上官路,說不定以后這將軍府就落不到她的嫡親兒子手里了。
連旺媳婦暗暗得意,試探著問道:“夫人,二少爺過些日子要回皇都科考,怕是這時候正忙亂,要不要奴婢夫婦給甘沛那邊捎個信,請鋪子里的管事們多行些“方便”呢?”
連大夫人會意,手里的帕子松了松,點頭道:“這是當然,告訴那些掌柜們,務必別讓二少爺“分心”了!
“是,夫人,奴婢省得。”
連旺媳婦得了尚方寶劍,行了禮就興匆匆地回去同爺們、閨女報喜去了。
不說皇都這邊的宵小如何謀算,只說甘沛縣里,這一日史先生盤算著日子差不多了,尋了幾位同僚小聚,酒足飯飽、談詩論文興盡之后約好一同帶著弟子去皇都。
其余的先生聽說他得了兩個好苗子,自覺自己弟子也不差,況且更早中秀才,怎么也不會被兩個新秀才比下去就欣然應下,指望路上有個照顧也不覺寂寥。
等到史先生醒了酒,招了連君軒和楊誠說話,放了他們三日假,回家團聚外帶拾掇行李,然后趕去皇都趕考,末了還不忘囑咐一句,“那個叫家安的小子是個伶俐的,記得也帶著他一起。”
楊誠和連君軒猜得史先生私心,極力忍了笑,轉而告辭出去了。
第二十八章陪考小書童(2)
連君軒又想要楊柳兒替他準備吃食用物,就同楊誠打了聲招呼,回家去取銀子和布料等物,不曾想,往日從未被刁難過,這次卻是困難重重。
家安去布莊取衣料,掌柜先是推托沒有好料子,末了又說不好上帳,讓家安去別家淘換,家安沒有辦法,只好又跑去酒樓支取銀子,不想酒樓掌柜更干脆,直接藏起來謊稱出門沒有半月回不來。
家安出去跑了一圈卻兩手空空,一回到府里就哭喪著臉訴苦,連君軒再愚笨,也猜到其中有人下了絆子。
以他先前的脾氣,必然是要跑去鋪子發作一番,但自從上次警醒到自己對連家的依賴,他心里就存了一口氣,于是直接摘了腰上玉環,還從博古架上取了幾件貴重玩物一同扔去當鋪,換回三百兩銀子。
一百兩置辦衣料用物,二百兩留作盤纏,囑咐連強拾掇馬車,三日后去楊家接他再一同出發,連強和家安對視一眼,雖然滿心的疑惑驚訝,但都齊齊應了下來。
楊柳兒雖然不知道大考在什么日子,但猜著不能拖到過年,于是天氣一冷下來就在零零碎碎的折騰二哥和連君軒的行李用物。
這次的路程比起府城可要遠上許多,路程順利也要二十多日才到,吃食用物都要準備的更多更仔細。
就說馬車里的墊子,她就用家里淘換下來的舊被子做成三張極厚的墊子,鋪在車廂里絕對顛不到,萬一要露宿在外邊也涼不著,至于蓋的被子,如今天氣還不算涼,又是南行,倒不用做太厚,以輕便柔軟為主。
還有衣衫,中衣選柔軟耐臟的料子,夾襖選素雅不打眼的,棉袍卻要準備四件,兩件普通料子的做平日換洗,兩件錦緞繡花又式樣貴氣的,備著隨史先生參加個詩會之類的應酬,剩下些小物件如筆袋、荷包、書包等也都準備了兩三套。
最費心思的當然還是吃食,既要美味又要耐放、不易腐壞,簡直是把巧婦也難為得束手無策。
楊柳兒浪費了二斤燈油和十幾頁好紙,絞盡腦汁琢磨了好幾晚,終于定了單子。主食就定發面餅和凍餃子兩樣,再填些小米、玉米面,這兩樣只要撒在沸水里,眨眼的功夫就會熟透,最適合在外面行走時暖暖肚子了,至于菜色,就直接來壇肉了。
楊杏兒原本還覺得小妹有些杞人憂天,實在準備的太早了,但到底舍不得惹她吵鬧,于是每日得了空閑就針線不離手,倒也把衣衫用物做了大半出來。而楊山更是嬌慣小女兒,但凡開口就沒有不答應的,想著左右家里過年也要殺年豬,提前兩月有何關系?磨刀開宰就是了。
楊柳兒把整頭肥豬身上最好的五花肉都取了回來,又特意進城挑了十個黑黝黝的大肚陶罐,選了個好日子請楊山在院墻根下搭了一個土灶,還古怪的留了五個灶眼,楊山很好奇,見小女兒神神秘秘的,也就歡喜跟著看熱鬧了。
楊柳兒把五花肉通通切成一寸見方的大肉塊,下了熱油鍋翻炒,邊炒邊加糖霜,待肉色變得金黃就放蔥姜蒜和各色調味料,再添進先前煮好的骨頭湯大火燒開,又用小火燉到六成熟,才通通盛出來裝到壇子里,封好壇口,送去灶眼上微火燉上兩個時辰。
整整一日,楊家院子里都是肉香彌漫,那香深的滋味惹得院里院外所有人都忍不住翕動鼻子,直咽口水。
楊柳兒也不是小氣的性子,午飯時就打開一只壇給大家品嘗。
楊山和楊田最愛這樣的大塊肉,吃一口只覺嫩滑鮮香,真是連自己舌頭都能吞下去,兄弟倆當即又倒了兩碗老酒配壇肉,吃喝的滿足至極。
一眾老少們,上到程大娘下到楊柳兒也都極對胃口,一口雪白噴香的米飯,澆上肉汁,再配一塊油亮嫣紅的大肉塊,吃下肚子里整個五臟六腑都熨貼無比……
而當楊誠和連君軒坐馬車回來,說起三日后要啟程去皇都時,楊家人都慶幸動手的早,楊柳兒更是把下巴抬得老高,得意的模樣就差身后沒長條尾巴搖來搖去了。
楊杏兒看了直覺得好笑,趕緊又請程大娘和程大妮幫忙把剩下的兩件棉袍縫好,她則幫著小妹準備面餅和各色餃子。
楊柳兒見了連君軒送來的衣料,自覺好似與先前那些不同,但她聰明的沒有多說。左右已經都準備好了,收下這些不過是顧全他的顏面罷了。